第336章 英格兰危局

第336章 英格兰危局

明廷方面不论是朱由检自己,还是说群臣们,都没有料到倭国日本,竟然在萨摩藩之战后,还情愿掏出自己的家底军队,参与明藩体系的条约性要求。

先前明廷给他这里的詔书要求,也只是要求日本提供一部分的军粮和驮马,想要出兵参与,完全是德川幕府自己的想法。

倭国幕府给明廷使臣的答覆,不仅仅是会择选精兵出征,连员额都定的很高,这些人是德川家之前招募的武士军团,其中有一些是加入过明朝与岛津家战爭的武士。

该军团先前被幕府安置在名古屋,来安抚地方上的遗难倭民,现在这些人被他拉来准备参与这一次的明朝西征,光是这些人就有三万五千人,除了他们,幕府还有另外的藩兵也要来。

这应该不是幕府想要缓和和明朝关係的行为,至少消息传回明朝,哪怕是那些並没有什么世界观的大臣们,也不会对倭国的行为看成是,单纯表示对明朝臣服的动作。

倭国有那么多好心?

除非是傻子,否则断然不会那么以为。

诸多臣工对此比较忧虑,只有皇帝最后给了一个结论,可能是倭国想要藉此了解本岛域外,也可能是倭国想要学习明朝军队的战阵,总之企图是有的,但是对大明而言並没有什么麻烦。

明朝的战阵多如牛毛,光是两京营的战阵打法,就是不同的。

南方人打仗,和北方人的阵前武功,不同的地方实在太多,尤其是火器,的確是和倭国大有不同。

明军出征,各藩国兵马还在路上的时候,当然西征督师的陈奇瑜,已经是身披大红甲袍,率领三十几方军马,陆陆续续从河南进往陕西,从甘肃镇出关。

自从汉唐之后,中原王朝再也没有如此疯狂向西经略纵深计划了,这一次,大明绝非止步於简单的西域丝绸之路,而是要贯穿波斯,图谋更西方的土地。

陈奇瑜勒马在前,眺望身后整齐向前的队伍,三十几万人中,有二十几万汉兵,以及十万的蒙古人,两京营都是旌旗招展,士兵们托著枪,气势如虹。

这么多人,这么多的战马,令陈奇瑜不由得心生悲凉之感。

西风吹去黄沙,这几十万壮劳將卒里头,又有多少人能活著回归故里呢?

福建的官船普遍都要比天启年间大一些,就算是被明朝海军部当做是运输补给船的福船,现在也普遍是五百到八百吨的排水量。

这些福船配合看更大、更快的明朝葡式战船横亘汪洋,朝西航行,密密麻麻的看过去,入目就是各种各样的船帆。

总督郑森的舰队规模非常大,从福建就调用了五十多艘中大型福船以及战舰,另外他又凭藉著手中朝廷调令,沿途在马六甲和吉大港、占城抽调了二十艘大型炮舰和补给福船,带走一部分的当地水手,便没有再有停泊休整,一路顺风航行到了非洲东南。

明朝十多万人登陆非洲,才开始进行一段稍长时间的休整,有许多內地来的官军都出现了营养不良,和因为身体虚弱导致的疾病,郑森也不得不进行休整和对这部分官军进行救治。

郑森的明朝大军抵达非洲南部不久,就自然引起了不少,在非洲东南几座港口短暂补给的欧洲商人们注意。

十万出头的明朝军队,这么大规模的人员,是难以隱瞒的,何况郑家的官兵本身就是群海盗出身,他们是对征战的保密性就没掛在心上,他们连攻打西方岛国,为此事抱怨朝廷的话,都被西方商人偷听去了。

这些年,隨著明朝与几个主要的时下西方殖民国家签订协议,即便是明朝不断的在向西扩张,夺取了非洲东南以及亚洲西南的荷兰、葡萄牙人的贸易港,双方的港口依旧可以通行和贸易补给。

这些欧洲商人对於明朝的了解,其实不算多,但他们现在的確有了很多的汉语翻译。

亚洲现在的海上势力,基本上都是明朝占据著,在明朝控制的海域航行,没有翻译会有很多麻烦,只能说自备翻译。

学习汉语很难,只能是招募有天赋的欧洲人,进行长期学习和训练,才能有机会获得。

这么多年过去,这样的翻译虽然依旧十分稀少,聘金很是昂贵,但在这些经过非洲东南部补给的港口时,还是有一些的。

消息很惊人,立即让得知消息的欧洲商船,取消原定的吉大港目的地,仅停留一天时间补充食物和水,便启航返回欧洲。

而郑森在非洲东南,补给加上士兵恢復,也就多耽误了半个多月时间,便开始准备再次出海。

而这多出来的时间,对於欧洲来说,十分关键。

明朝从海上朝看欧洲而来,並且来的不是之前到访过的明朝礼部使臣团,而是十方人的明朝大军,这消息在欧洲商船赶到英格兰的伦敦,立即叫所有伦敦人震惊到夜不能寐。

明国皇帝履行了自己对英王的保护,真的远隔万里重洋之外,派来了强大的军力。

不仅仅是十万人的军队而已,商人卖给英国议会的消息中,还有明朝的远征舰队情况。

近八十艘的大型盖伦蒸汽舰船,其中还有十几艘亚洲最大战舰,哪怕听到这个消息,都能让所有英国议会成员,感觉到末日將至般的绝望!

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准备了,更没有时间进行动员军队,明朝舰队都是蒸汽船,哪怕迟来半个多月,也想必离著伦敦不远了。

议员们仓促商议,討论如何拨发军费和组织人员,並且商议如何扩军,来应对明朝即將到来的入侵。

在这个时代,军队人数达到十万人,毫无疑问已经是相当可怕的规模了,英格兰內战期间,王军加上议会军团总计的巔峰人数,也才堪堪到十万规模。

要抵抗郑森所统师的明军,英国无论如何都要对自己进行扩军备战,將伦敦以及南方几个港口城市,比方说朴茨茅斯、南安普敦进行增兵,和加强防御。

议员们七嘴八舌,多少人认为还是要依託岸上城堡,加设大量火炮进行抵抗,而还有一部分的议员主张,英国应该立即搜罗民间的商船进行改造,扩大英格兰人手里的海军航队,在海上发动主动袭击,摧毁明朝舰船,来挫败明军的进攻。

两种理论支持者有多有少,但差距並不大,毕竟都很有道理,但是联盟的对象是很明確的,那就是荷兰人和法兰西人。

英格兰议会没有在这方面上多加耽误,立即派出使者,前往联络。

拥有不少海上炮舰的尼德兰,以及拥有强大陆军的法兰西人,对於英国议会来说是最为紧迫且必须的外交努力,尤其是法兰西人,直接关係到在明军登陆以后,英格兰能够打贏陆地战爭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