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章 波斯求援
英雄之死,令人惋惜,但是西域的所有人都没有机会去悼念这位曾经重创大明,打碎侯氏父子两路边军的英雄了。
总督西域战爭的孙传庭依旧在向南推进,波斯的阿巴斯二世不得不继续从奥斯曼边,抽走更多的兵力,勉强维持住了前线的劣势兵力不至於崩溃。
西域现在,主要就是步卒和火炮的天下,以步兵方阵作为战斗需要的现状,是双方共同的特点。
大明因为草料、粮食的补给困难,必须减少西域的骑兵,將辽东骑兵大量的撤回辽东驻地,波斯人也是一样养不起大量的马,近在家门也得將运输畜力用於牵拉军粮。
双方都是步兵,用骑兵只是来巡哨和突破,孙传庭的兵马还依旧占据优势,令波斯人只能在僵持不久后就不断后退,来重新构筑防线。
这就是朱由检给孙传庭亲自提过的人数优势,强行控制土地上的所有人口为你所用,或者这就是一套战线理论。
存地也要存人,人越多,占地越多,战线上的敌我双方实力就会是敌消我长,
崇禎二十四年的夏季六月到八月,明朝都在西域不断地发动规模极大的进攻战役,每次战役都间隔不到十天,明军折损的役兵数量激增,往往一场战役打下来,至少就有上千人的战死,伤者数量就更多了。
但这样的损失对於孙传庭而言,根本不算多,他刚刚从波斯北部击败了扬吉尔汗,併吞了大量的地方村庄,以及收下许多哈萨克人牧民。
这些被扬吉尔汗保护下来的人,老弱被明军强行带走,一样送去澳洲,青壮则通通被留下,给刀给火枪,让他们衝锋。
这些人成了孙传庭发动强攻的消耗主力,这些人一样是明军,孙传庭甚至给他们向兵部要了役兵军,但这些人根本就没什么训练,可能首次训练的场地就是前线战场。
这些人用不惯刀剑、盾牌,也几乎没多少人擅长使用明军缴获发放的西域火绳枪,完全就是被明军硬顶在前线的耗材,他们的时候就是拿著燧发枪刺刀的督战队,这些才是真正的明军。
上了战场的哈萨克人、布哈拉人、乃至是波斯人,十个人去基本上就只有六七个人活著逃回来,並且这些人中还得有六七个人是断腿断手的残疾伤兵。
这一轮大的攻势给了阿巴斯二世极大的压力,尤其是他东侧防线,也在莫臥儿和李曹二人的优势兵力下,开始遭遇挫败。
坎大哈是早在今年年初便丟掉了,现在达拉舒克因为占据上风,向阿巴斯二世索要的东西也就比先前还要更多,达拉舒科想要获得不思忒,也就是拉什卡尔加,这一点令双方的私底下谈判根本就谈不出个结果。
阿巴斯二世面对北方和东部的双重压力,自知短期的维持僵局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,要想彻底击败来犯的两大强敌,唯有寻找外部的支援,
既然明朝和莫臥儿两大王朝联合在一块向西进攻,那么在既要挑拨二者之间的嫌隙,自己也得寻找一个强大的帮手。
波斯的另一侧,就有那么一个拥有强大陆地军队的大帝国,奥斯曼帝国。
如果阿巴斯二世想要获得一股足以制衡明朝的势力,那么奥斯曼是最合適的。
双方都拥有庞大规模的骑兵,並且奥斯曼的火器其实也发展的不错,陆地上有力量强大的军队可以帮助波斯人稳住局势。
为了和老对手奥斯曼达成合作,阿巴斯二世愿意就西部的高加索和“两河地区”美索不达米亚,给予退让。
让出西部的这两块重要土地,换取奥斯曼的协助,或许可以打贏这一场关係到自己存亡的战爭当然,于波斯来说,此刻是救亡图存的情况下,请求奥斯曼来援助,而特使赶到奥斯曼帝国,
代表波斯帝国,给年纪仅仅只有六七岁的穆罕默德四世传达阿巴斯二世的求援意思,双方的交流就並不算太友好。
波斯人希望奥斯曼的援助,是提供五万数量的大军,而阿巴斯二世许诺將彻底放弃高加索,並减少对商队的干涉,开放市场给奥斯曼,看上去诚意满满。
只不过现在掌握实权的其实是穆罕默德四世的母亲,图尔汗苏丹。
这个女人对于波斯的求援,態度並不好。
“这是东方与你们的战爭,和我们没有任何关係,为什么我们要为了阿巴斯二世的所谓承诺,
损失我们的战土?”
这个女人相当傲慢地对待波斯使者,根本不在乎这使臣脸上那僵硬发白的脸色,周围的一大堆帝国贵族都在看他的回答,只有极少的几位贵族支持援助,其他绝大多数的贵族和图尔汗苏丹一样,对於援助波斯,对抗大明没有任何兴趣,
这个时代的人,对於世界的认识仅仅是围绕本国周围的一圈而已,奥斯曼感兴趣的更多还是欧洲,现在自己的老对手派遣使臣,拿自己的土地和自己討价还价的请求援兵,无论从哪方面来说,
都显得毫无利益和理由。
利益至上这个道理,才是世界最基本的运转法则,哪怕是大明,对於自己的“乾儿子”藩属朝鲜,也不是那么愿意大动干戈的出兵救援的,毕竟出兵救援,那多多少少是会折损一些兵马的,损兵折將的是自己,那我能获得什么样的好处?
“尊贵的图尔汗苏丹!东方所席捲到来的战爭绝非只是对付我们波斯而已,您难道还没看清楚吗?”
波斯使臣想尽办法的继续劝说,他思维活跃地转移视角,將话题从救亡图存,变成了另一种敘事方式,他目光扫过所有贵族,最终停留在图尔汗苏丹的身上!
“明国是东方的大帝国,他们已经攻陷了无数的城市,控制了整个蒙古草原,利用蒙古人的战马,组建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精锐骑兵!”
“明国皇帝的手腕和野心,让他的帝国焕发新生,令十多个国家臣服於他的脚下!”
“以您的睿智来看,他们只是打败我们波斯以及布哈拉汗国以后,就会停下侵略的步伐吗?”
相比起利益,使臣口中的明国威胁论,似乎才令图尔汗苏丹对於救援波斯无甚好处的想法有所动摇。
但是,这还不够!
波斯使臣目光牢牢地锁在苏丹脸上,看得出这个女人正在思考,这种时候就要打断她的思考才行!使臣把奥斯曼拖下水的算盘早已打好,岂容图尔汗苏丹细想,立即打断!
“漠南蒙古的林丹汗投降,隨后是叶尔羌人,再就是北遁进入俄国的漠西蒙古,然后是哈萨克,还有布哈拉,现在轮到我波斯人了,还有一个莫臥儿在帮著明国攻打我国!”
“尊贵的图尔汗苏丹,您想想,如果我们波斯人被彻底消灭,下一个会是谁?叶尔羌、准噶尔、哈萨克、布哈拉·间隔才几年呢?”
所有贵族都彼此对视,目光纠结到一起,面色都相当狐疑和惊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