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卓在扶持刘协登基后,行事也越发嚣张,直接让刘协下旨封他为当朝太师,地位凌驾三公之上。
并且为了不被刘烨比下去,同样让刘协赋予他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等特权。
可谓真正做到了权倾朝野,独揽朝纲!
第二天朝会上,当董卓首次以“太师”身份亮相时,便开始对朝堂众臣发难。
当然,董卓这人虽然霸道,但也不是什么愣头青。
那些势力根深蒂固的顶级世家大臣,并不适合现在就动。
所以他整治的第一个目标,是那种地位足够高,但背后又没有强大家族支撑的大臣。
董卓一双虎目扫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,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黄琬身上。
“黄司徒。”
见董卓突然叫自己,黄琬顿时心头一凛。
奈何对方现在贵为太师,再像以前那样以身份压人已然行不通。
没办法,黄琬只能硬着头皮出列拱手:“老臣在。”
见黄琬一副恭敬的模样,董卓心里别提有多爽了。
这老家伙上次几乎是指着自己骂,他自然得报复回来。
不仅是黄琬,但凡上次骂过自己的,他都不会放过。
“司徒乃三公之一,有总理全国政务之责,可谓责任重大!”
董卓先是强调了一下司徒的重要性,紧接着又话锋一转。
“然本太师观黄司徒年事已高,近日气色更是不佳,怕是难以再胜任司徒之职啊。”
黄琬虽然知道董卓肯定要找他麻烦,但没想到直接就冲着撸他官职去了,这是要置他于死地啊!
“太师此言差矣,古有老将廉颇八十尚能领兵作战,老臣虽已年迈,但身子骨还算硬朗,仍可为大汉尽一份绵薄之力!”
黄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,当即出声反驳。
然而现在的董卓哪还会跟对方讲道理,我的规矩才是规矩!
“本太师说你不能胜任,那就是不能胜任!
不过念你是三朝老臣,准你上表请辞,回乡养老!
否则的话……”
董卓一脸狞笑地看着黄琬。
在董卓那饱含亲意的目光逼视下,黄琬深知无力回天,最终只能冲着上方的御座跪地叩首:“陛下,老臣年事已高,请求告老还乡,还望陛下恩准。”
坐在龙椅上的刘协没有立马回答,而是转头看向董卓,眼中带着问询。
好似在问:太师,朕要不要答应。
他时刻牢记刘烨的教诲,打算好好扮演一个傀儡皇子。
董卓见刘协如此懂事,也是露出一个满意微笑。
果然,还得是自己扶持上来的皇帝好使。
“既然黄司徒想要告老还乡,那陛下便成全他吧。”
“好,朕准了。”
随着刘协旨意下达,黄琬这位三朝老臣,就此被清除出权力核心。
随着黄琬倒台,司徒之位也就空了出来。
虽说这个职位没啥实权,但好歹也是三公之一,地位不可谓不高。
因此立马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。
而早早就察觉到洛阳局势有变的王允,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些坐不住了。
之前为了赎回先祖遗物,王家可以说是大出血。
若能借此机会成功上位,不仅能将之前的损失补回来,没准还能让他们王家更上一层楼。
想到这,他秘密派遣心腹向董卓递上拜帖,并赠送了大量金银财宝作为见面礼,共计十万两白银。
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他们王家再怎么落魄,也不至于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。
果然,他赌对了,董卓第二天就派人请他入府一叙。
入夜,王允一脸恭敬地走入太师府,姿态放得极低。
“在下王允,拜见董太师!”
王允拱手见礼。
“免礼,说说你的来意。”董卓整个人仰靠在座椅上,显得有些漫不经心。
“太师拨乱反正,拥立明主,有安定社稷之不世之功,在下敬佩之至,故特来拜访。”
董卓有些玩味地看着王允,接着又瞥了一眼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李儒。
李儒立马心领神会,给了董卓一个肯定的眼神。
事实上,董卓也想在世家大族中找一个有分量的政治盟友,奈何一直没找到目标。
如今王允主动来投,再加上其背后的太原王氏也不可小视,可谓正中董卓下怀。
“王家主深明大义,又熟悉朝政,我看这样吧。”
“待明日朝会,某家会奏明陛下,请旨任命王大人为司徒!”
听到董卓这话,王允心中暗喜,脸上的笑容也为愈发恭敬:“多谢太师举荐,下官必恪尽职守,辅佐太师稳定朝局,安抚四方!”
王允也是立马开始表忠心。
第二天,伴随一道圣旨传到王允府邸,王允也是如愿当上了司徒。
搞掉了黄琬,董卓又继续将矛头指向其他指责过他的官员,以各种或实或虚的罪名将其罢免乃至是问罪。
一时间,原本稍显拥挤的大殿,立马显得空旷了许多。
空出的这数十个要职,也迅速被投靠董卓的人补上。
至于太尉杨彪和太傅袁隗,董卓暂时没动。
杨彪毕竟跟黄琬不同,他背后的杨家虽比不得圣人世家,但好歹也是大汉顶级世家之一,底蕴同样不可小觑。
袁家跟董卓更是政治盟友,董卓需要袁家的声望和势力来支持他把控朝堂,而袁家则需要借助董卓这把刀来斩灭大汉国运。
因此两人目前正处在蜜月期,董卓自然不可能去对付袁隗。
然而董卓不动杨彪,却也不妨碍杨彪主动找董卓的茬。
“董太师,近日洛阳城内,多有西凉将士扰民之事,影响极坏!
还望太师能严束部下,以安民心!”
董卓闻言脸色一沉,心中很是不悦,但并未立刻发作。
弘农杨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树大根深,其影响力不比袁家弱多少。
在他尚未完全掌控所有局势之前,贸然与杨家撕破脸,并非明智之举。
“杨太尉所言,某家已知晓。
军中偶有害群之马,在所难免,某家自会严加管束。
不过,太尉大人也需体谅将士们的辛苦,些许小事,何必过于苛责。”
听到董卓竟然主动服软,杨彪也是见好就收,没有逮着这件事穷追猛打:“太师明鉴,法纪乃立国之本,无论是谁,皆需遵守,还望太师能说到做到。”
这次言语上的交锋,最终以双方各退一步收场。
但也因此,加大了董卓彻底掌控朝堂的决心!
之后的几天时间,在李儒的出谋划策下,董卓通过一系列或打压、或拉拢的手段,在短时间内便完成了对朝堂的控制。
虽然未能彻底清除所有反对声音,但也已经基本看不到敢公开反对他的人,整个朝堂几乎变成了董卓的一言堂。
在彻底掌控了朝堂之后,董卓的触手进一步伸向整个洛阳。
他直接下令,由西凉军全面接管洛阳城的防务工作,将整个洛阳城全部纳入他掌控当中。
若非对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室守护者尚存一丝忌惮,董卓甚至想将守卫皇宫的禁卫军也全部替换成西凉铁骑。
不过随着大量西凉军涌入城池,洛阳的百姓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乱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