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八十二章此恩必报

“呸!什么东西!要不是大哥拦着,俺刚才连他一块捅了!帮了他这么大忙,就换来一句空口白话?这些胡虏,就没一个好东西!”

——

看着那匈奴首领带着收编的部众,志得意满地离去,张飞胸中的那口闷气却是越积越厚,如同堵了一块大石。

他重重地“呸”了一声,对着地上啐了一口,满脸的嫌恶与不解,扯着大嗓门对顾如秉抱怨道。

“大哥!俺老张真是想不明白!

这帮匈奴蛮子,跟那士燮一样,都不是什么好鸟!

咱们费这么大力气,又是送礼,又是帮他们打架,死了咱们汉家儿郎,就为了换他一句轻飘飘的承诺?

值得吗?要俺说,刚才就不该拦着,让俺和孟起直接把这群狼崽子全都收拾了,一了百了,多痛快!”

顾如秉看着自己这个性情梗直、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三弟,并未动怒,只是微微一笑,目光扫过眼前广袤而荒凉的草原。

他弯腰,从地上随手抓起一把干燥的沙土,摊开在张飞面前。

“翼德,你看。”

顾如秉的声音平和而沉稳。

“这手里的沙子,若是散落在地上,东一把,西一撮,你想把它们全都清扫干净,是不是很麻烦?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,一点点去扫,去捡,还难免有遗漏。”

张飞瞪着眼睛,看着那捧沙土,不明所以地点点头。

“是啊大哥,那多费事!”

顾如秉随即手腕一翻,将掌中的沙土紧紧一握,攥成了一个不算太结实,但已然成型的沙团。

“但现在,我把它们攥在了一起。”

他将这沙团举到张飞眼前。

“这时候,你若想彻底处理掉它们,是不是只需要用力一捏,或者狠狠一摔,它们就彻底粉碎,再无遗漏了?”

张飞看着那被顾如秉攥在手中的沙团,愣了片刻,环眼中猛地闪过一丝恍然的光芒,蒲扇般的大手一拍脑门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脆响。

“俺明白了!大哥你的意思是,现在这些匈奴人就像这散落的沙子,咱们一个个去追去打,费时费力!

咱们帮那个怂包首领统一部落,就是把沙子攥成了团!

等咱们解决了士燮和蓬莱那些破事,腾出手来,想收拾他们的时候,就不用满草原去找了,直接找到这个‘沙团’,一把就能捏个稀巴烂!是这意思不?”

顾如秉赞许地点了点头,将手中的沙团随意丢在地上,用脚轻轻一碾,便化作了齑粉。

“正是此理。如今我们首要之敌是士燮及其背后的蓬莱,不宜在草原上过多纠缠,分散兵力。扶植一个相对‘听话’的代理人,暂时稳住北部边境,集中力量办大事,此乃权宜之计。

待大局已定,回头再来料理他们,不过举手之劳。”

“嘿嘿,原来是这样!大哥高明!是俺老张糊涂了!”

张飞心中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,咧开大嘴笑了起来,挠着头,不好意思地说道。

就在顾如秉成功“说服”匈奴首领,并帮其整合部落的同时。

另一边,如同丧家之犬般的士燮,在童飞、王越、史阿以及少数残兵败将的护卫下,历经艰辛,终于逃窜到了匈奴部落的势力范围边缘。

望着远处依稀可见的匈奴人毡房和巡逻的骑兵,士燮灰败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,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。

按照他以往的经验和对这些胡虏的了解,这些匈奴人贪婪成性,只要许以重利,给出足够的金银财宝,就没有敲不开的门。

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这匈奴部落中暂时安顿下来,凭借手中尚存的一些财宝和童飞的威慑,重新招兵买马,卷土重来的场景。

他整理了一下破损的衣甲,努力摆出昔日“黑风大王”的派头,带着几个亲信,捧着几口装满金银珠玉的箱子,主动前往匈奴部落求见首领。

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。

那位刚刚在顾如秉帮助下整合了部落,地位稳固了不少的匈奴首领,听闻士燮到来,立刻带人迎了出来,但态度却并非士燮预想中的热情,反而是满脸的戒备和冷漠,直接拦在了营地入口处。

“站住!士燮,这里不欢迎你!带着你的人,立刻离开我的领地!”

匈奴首领声音冰冷,毫不客气地下达了逐客令。

士燮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,他强忍着怒意,示意手下打开箱子,顿时珠光宝气晃花了周围不少匈奴人的眼。

“首领,何必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?

这些都是小小意思,只要首领愿意行个方便,容我等在此暂住些时日,日后还有重谢!我们可以合作,共图大事……”

那匈奴首领看着那几箱诱人的金银,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挣扎。

这些财宝,足够他的部落舒舒服服过上好几年了。

然而,这丝贪婪刚刚升起,他的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几天前,那几乎刺穿他喉咙的冰冷矛尖和枪尖,以及张飞、马超那如同洪荒猛兽般的恐怖杀气!

还有顾如秉那平静却深不可测的眼神。

钱固然好,但也得有命花才行!得罪了顾如秉,惹怒了那两尊杀神,恐怕有再多的钱也没机会享受了!孰轻孰重,只要不是傻子,都知道该怎么选。

他艰难地将目光从金银上移开,狠狠咽了口唾沫,用力摇头,语气斩钉截铁,仿佛是在说服自己。

“不行!绝对不行!拿上你们的东西,快走!再不走,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!”

希望再次破灭,士燮的脸色变得惨白,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怨毒。

他没想到,这匈奴首领竟然如此坚决,连送到眼前的巨额财富都不要。

他咬了咬牙,正准备带着人灰溜溜地转身离开,另寻他路。

“等等!”

就在士燮转身之际,那匈奴首领看着那几箱即将被带走的财宝,脸上满是肉痛和不舍,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贪念,出声叫住了他。

士燮疑惑地回头。

匈奴首领眼神闪烁,压低声音道。

“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,我给你们指条明路。

从此地向西,进入荒漠深处,大约三百里外,有一处被黄沙埋了一半的古城遗迹。

那地方极其隐蔽,若非我们这些常年在荒漠行走的部落,外人根本找不到。

城墙虽然残破,但还有些许建筑可以遮风挡雨,勉强能做个落脚之地。你们……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。”

峰回路转!士燮闻言,绝望的心顿时又被注入了活力,大喜过望,连连道谢。

“多谢首领指点!此恩必报!”

他也顾不上讨价还价了,留下部分金银作为“指路费”,便迫不及待地带着残部,按照匈奴首领指示的方向,一头扎进了茫茫荒漠之中,朝着那未知的古城遗迹赶去。

然而,逃亡之路岂会顺利。

他们本就仓促出逃,携带的粮草和饮水本就不多,经过连日的奔逃和消耗,已然见底。

在前往古城的荒凉路途上,士燮一行人很快就陷入了断粮缺水的绝境。

走投无路之下,士燮骨子里的凶残和掠夺本性再次暴露无遗。

他再也顾不得什么目标隐藏,为了活命,为了能赶到那个唯一的希望之地,他率领着残余的数千马匪,如同真正的沙漠饿狼,开始在广袤的荒漠中疯狂流窜,专门劫掠那些往来于西域与汉地之间的商队。

这些商队携带的粮食、饮水、驼马,乃至货物,都成了他们续命的资粮。

一时间,荒漠商路被这股凶残的马匪搅得腥风血雨,过往商旅闻之色变。

与此同时,顾如秉在稳定了匈奴这边的情势后,并未停歇,立刻率领大军,沿着士燮逃亡的大致方向,一路追入了荒漠。

然而,一进入这片浩瀚无垠、沙丘连绵的黄色海洋,情况立刻变得棘手起来。

狂风卷起的沙尘会迅速掩盖掉一切人马走过的痕迹,复杂多变的地形和缺乏明显参照物的环境,让方向辨别变得极其困难。

尽管顾如秉派出了大量的游弩校尉四面探查,但在这天地一色的荒漠之中,想要精准地追踪一支刻意隐藏行踪、并且有熟悉环境的匈奴人指路的马匪队伍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
大军在荒漠边缘徘徊数日,除了找到几处被劫掠后焚毁的商队残骸和一些凌乱模糊的足迹外,竟然完全失去了士燮主力的确切去向!

顾如秉站在沙丘之上,望着眼前这片吞噬了一切线索的茫茫黄沙,眉头紧锁。

他知道,若没有熟悉此地环境的向导引路,想要在这片死亡之海中找到刻意躲藏的士燮,难度极大,甚至可能让大军陷入缺水和迷失方向的危险境地。

——

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,视野中出现了一些蹒跚移动的黑点!

随着距离拉近,看清那是一支支规模不等、却同样狼狈不堪的商队。

骆驼瘦骨嶙峋,商人们衣衫褴褛,许多人身上带着明显的刀伤,脸上写满了劫后余生的惊恐与财物尽失的绝望,他们携带的货物大多已不见踪影。

顾如秉立刻命人前去接应、询问。很快,消息汇总过来,这些商队的遭遇如出一辙——都在近期遭到了同一股凶残马匪的洗劫!

那些马匪骑着快马,熟悉荒漠地形,来去如风,手段狠辣,为首者虽然未曾报名号,但根据商队幸存者的描述其部众的作战方式,几乎可以确定就是士燮及其残部!

“果然还在附近!”

顾如秉精神一振,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

他立刻将这些惊魂未定的商队首领召集过来,详细询问他们遇袭的具体方位、马匪离去的大致方向,以及马匪的数量和状态。

这些商队常年行走于荒漠,对于方位和路径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。

他们提供的线索虽然零散,但拼凑起来,却为顾如秉勾勒出了士燮近期活动的一个模糊范围。

“多谢诸位指点迷津!尔等损失,待本王剿灭此寮,必奏请朝廷,予以抚恤!”

顾如秉郑重承诺,随即下令大军依据商队提供的线索,调整方向,小心推进。

有了这些“活地图”的指引,汉军的追击终于不再是盲人摸象。

他们沿着商队指出的,马匪最可能遁走的路线追踪,沿途果然发现了一些新鲜的马蹄印、丢弃的破损杂物以及生火做饭的痕迹。

顾如秉大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豹,距离士燮越来越近。

然而,士燮也并非蠢材。

他之所以敢在荒漠中劫掠商队,就是为了获取足够的补给,以支撑他们到达那个作为最终藏身之所的古城。

在连续成功劫掠了几支规模较大的商队后,他们获得了足以维持一段时日的粮食、饮水和驼马。

目的达到,士燮深知继续劫掠只会暴露行踪,立刻果断地停止了所有行动,带着麾下马匪,凭借着匈奴首领提供的模糊路线,如同水滴融入沙漠一般,彻底隐匿了行踪,全速赶往古城。

于是,当顾如秉大军沿着线索追到一片区域时,所有痕迹仿佛被风沙彻底抹去,再次失去了目标。

刚刚看到的曙光,再次被无边的黄沙吞噬。

“可恶!又让这厮跑了!”

张飞气得哇哇大叫,挥舞着蛇矛,恨不得将眼前的沙丘都荡平。

顾如秉面色沉静,但紧抿的嘴唇显示他内心并不平静。

就在他苦思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之时,前军斥候带来了一人——一名皮肤黝黑、穿着典型匈奴服饰的骑手。

“烈王殿下,我家首领命我前来,为大军引路。”

那匈奴向导操着生硬的汉语,言简意赅,脸上没什么表情,似乎只是奉命行事。

顾如秉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这名突如其来的向导,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。

这匈奴首领前脚刚严词拒绝士燮,后脚就派人来给自己引路?而且看这向导的模样,显然是早有准备,目标明确

答案几乎呼之欲出——那匈奴首领必然与士燮接触过,甚至很可能就是他给士燮指了那条通往古城的“明路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