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种菜也得是赌神

陈家志还没从亏掉一座育苗工厂的假设中走出来,敖德良又告诉他:老板,你要发了。

如果运作的好,可能还不止赚一座育苗工厂。

300亩水东芥陆续将在一个月内上市,预估亩产3500斤以上。

总产量105万斤!

听到这个数字后,陈家志冷不丁一激灵,吼了一嗓子。

“丁宏,过来一趟!”

声音嘹亮,穿透力十足,市场部丁宏跟着就跑了过来。

“陈总,什么事?”

“芥菜今天什么价?”

“档口价70元/件,同兴泰约2.8元/斤。”

“好!”

陈家志跟着又把市场情况给敖德良简单说了一下,让他务必做好采收。

敖德良听了市场行情好,也明白了老板为何如此激动。

很难不激动。

就像他此刻也一样,说话都有些紧张了。

“老板,我原本准备过几天割,现在要不要提前点,我这会儿找人,明天也能弄一两车回来。”

“别。”陈家志让自己冷静下来,“从茂名过来要8~9个小时,务必做好保鲜,得准备妥当。”

“现在行情好只是恰巧,水东芥最稀缺的还是它的品质,不能砸了口碑。”

敖德良也呼出一口气,“我懂了,老板。”

陈家志沉吟道:“嗯,不能太着急,你先准备,开割那天我也过来看一看,这次干得不错。”

他这会儿也逐渐回过味来了。

水东基地是春节前不久才拿的地,到如今也只有一个多月,不到两个月。

老实说,时间有点紧张。

但要说敖德良撒谎也不太可能,总之多走一走,去看看总不会错。

无论怎样,水东芥上市都是好消息。

好消息就得分享。

陈家志跟着又和陈正旭通了电话,持续一个月超100万斤的水东芥也让陈正旭很亢奋。

“我靠,陈总,这下水东芥和芥兰形成接力了啊!”

“哈哈哈,是啊,旭总,这下爽了吧?”

“爽了,简直太爽了。”

近期菜场的芥兰,同样也让配送业务获益匪浅。

毕竟人无我有,对开拓新客户或者提高配送价扩大利润都是优势。

原本陈正旭还在担忧芥兰没了后,又该如何扩大优势,结果水东芥又再次杀了出来。

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水东芥对高档酒楼餐饮的吸引力。

年初采购的那批水东芥的口感可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陈正旭突然一愣,问:“品质和上次一样吗?”

“还不敢完全确定,毕竟间隔时间有点短。”陈家志沉吟道:“开割前我会过去,有没有差异我都会给你电话。”

“好。”

这可能是唯一值得疑虑的事。

但陈家志还挺相信敖德良。

时至今日,敖德良曾带过的北片一组畦面规整程度依然独一档。

现在的小组长也保持了类似的风格,各方面打整的都很干净整洁。

如此追求细节完美的人,应该不会为了缩短时间而牺牲品质。

何况离开前陈家志还特地和他强调了种植标准。

从激动中缓过神来,陈正旭又说:“我认为可以去开发深城市场了。”

“100万斤水东芥如果分摊到45天卖完,每天就是2.22万斤,30天卖完就是每天3.33万斤。

配送压力不小,大量走档口销售也太可惜了。”

陈家志稍一思索,便同意了。

档口是走量,利润要低一些。

且对深城市场的开发,陈正旭和李才两人早就惦记上了。

甚至早已经踩好了点,只是租场地、建小冷库,最快一个星期就能搭建一个小型配送中心出来。

同时,陈正旭把中山和珠海也纳入了未来规划。

即便如此,短时间内只靠配送也消化不了每天两三万斤的水东芥。

档口就是最后的保底~

嗯?不对,还有同兴泰呢。

陈家志差点就把夏总忽略了,水东芥几乎刚好能续上芥兰,如果夏总有小心思,岂不是刚好撞枪口上?

这还真是巧了!

“丁宏,再把今天同兴泰的单子拿来我看一下!”

“来咯。”

丁宏拍马赶到,“陈总,同兴泰今天只要了芥兰、菜心和生菜,其它的都没拿货。”

“嗯,好,我再看看。”陈家志接过文件,仔细看了起来。

芥兰:1150件,120元/件,13.8万元;

菜心:340件,90元/件,3.06万元;

生菜:122件,90元/件,1.098万元。

除了芥兰有些刺眼外,陈家志感觉生菜也有些扎眼。

“生菜什么时候上市的?”

“嗯,就这几天。”丁宏跟着又说:“今天应该是第三天,量也不多,一天差不多割一亩。”

“那亩产大约就是3660斤,这产量还行。”陈家志算了下后又问:“试种的什么生菜品种知道吗?”

一亩一亩割那只能是试种了。

话说,这生菜被易定干藏哪了,他也经常巡田咋就没印象呢。

“好像是元谋来的生菜种子。”

“那这产量一般。”

丁宏语噎,好赖话都被你说完了。

“你先忙去吧。”

正常的生产和气候情况下,陈家志印象中的云南大利生菜亩产在4000~5000斤。

这还确实差了点。

但看这样子,除了芥兰和菜心,生菜在同兴泰也很畅销嘛。

不过把其它菜砍了,也确实对菜场有些影响。

至少他在巡田时,还经常能看见油麦菜、小白菜和上海青,作为辅助品类,量比生菜更大。

而如今这些菜都只能通过档口销售。

了解了情况,陈家志跟着把电话打给了同兴泰。

稍等片刻后,夏有车就来了。

“夏总,水东芥应该还记得吧,再过几天就能上市销售了,提前通知你一声。”

在水东建基地时,陈家志特意把他拉去撑场面,又有黄建远的竭力推荐,云杉的推崇,夏有车很难不记得。

但夏有车听了后,心里却猛的咯噔一下,艹了,怎么会这时候上市?!

近几日,夏有车越复盘越恐惧,不知不觉间,江心菜场在同兴泰的存在感比他想象中还强。

除了拿货占有率,其品质更是深入人心。

他曾试探用别家的菜心替代给客户送了货,结果当天就收到客户反馈:菜怎么不一样了?

这算什么?

再这样下去,同兴泰真要被反过来拿捏了。

所以,他已决定同兴泰要去江心菜场化,先拿小白菜、油麦菜、芥菜等开刀。

等市场上菜多了,行情回落,就对菜心和芥兰动手。

结果还没等到行情回落呢,你给我说水东芥又来了?

他现在还真怕水东芥品质真有那么好,像上次一起去水东的黄建远,明显被征服了!

如果未来他的客户也像黄建远一样推崇水东芥,他还怎么摆脱江心菜场的影响!

不行,同兴泰不能要水东芥!

夏有车大脑飞转,很快就下定了决心。

“陈总,有点对不住,同兴泰还没有销售水东芥的计划。”

陈家志仍然略有惊讶,“为什么?”

夏有车:“同兴泰主要还是以走量为主,品牌菜的溢价太高,不符合我们的经营策略。”

我信你个鬼~

陈家志有心吐槽,但语气还是云淡风轻,“行,夏总。”

啪的挂了电话。

还没等陈家志缓过神,铃声再度响起,他以为夏有车回心转意了,结果是黄建远。

“陈总,恭喜恭喜,这芥兰还在发财,水东芥又要上市了,今年这开门红有点持久,果然还得是年轻人,火力旺盛。”

“黄总消息还挺灵通。”

“哈哈,旭总刚给徐总打了电话,我刚好也在云杉,徐总也很期待自家基地的水东芥。

另外,徐总让我转达,马来西亚的薛成林和新加坡的俞红对西兰花挺感兴趣,让你们主动去沟通一下。”

“好,替我谢谢徐总。”

陈家志感觉没白接这个电话,局面也越来越好了。

他跟着又和丁宏一起找了薛成林和俞红,确认了西兰花的合作意向。

接下来几天,江心菜场保持着稳定的出货趋势。

只是分配略有调整,除了芥兰和菜心外,63号档其余菜供应量有所增加。

但档口出货也一点没问题。

在芥兰和菜心的带动下,没有任何一种菜能在63号档活过一晚上。

而同兴泰砍完了其余菜后,剩余的芥兰、菜心、生菜拿货量始也终保持稳定。

因为行情还在,夏有车不想这么快砍量。

然而,有些事由不得他。

“什么,芥兰要没了?!”

当得知这一批芥兰出货完毕,下一茬虽能续上,但供应量会大砍时,夏有车很错愕。

陈家志打趣道:“夏总你好贪心,这半个月钱还没赚爽吗,香江芥兰都6块了,我才给你算4块。”

夏有车勉强笑了笑,“这不也没了吗?”

陈家志又问了一次,“水东芥确定不要吗,应该能稳定供应挺长时间。”

夏有车沉默着想了一会儿,“还是算了,不符合我们的经营策略。

他想着,都到这地步了,刚好借此降低江心菜场在同兴泰的存在感。

不仅水东芥不要,他还准备再多找一个菜心供应基地,减少江心菜场菜心的依赖。

还有生菜~

算了,量少,货又好,没必要砍。

而此时,江心菜场的冷库也出完了最后一批芥兰。

陈家志也拿到了这茬芥兰完整的数据,400亩,518吨,362.6万元。

算上其它菜,菜场3月份的销售额已超过550万元。

这爆发力,让陈家志看了都一惊一诧的,种菜也还得是赌神才有搞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