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8章 试点,阻力

朱允熥赶紧跑回东宫,实在很想念她们了。

不过走进东宫后,朱允熥就看到朱灵桦开心道:“三哥哥终于回来了。”

宫里一般是藏不住秘密,朱允熥回来了的消息,早就传回了东宫。

赵姝她们很清楚,朱允熥回来了,首先要去见皇爷爷,然后才能回来找她们,听到朱灵桦的声音,她们一起跑出来。

“殿下!”

赵姝开心地跑过来,抱住了朱允熥。

可能考虑到,自己一直抱住会不会自私了,很快松开了,让徐妙锦也抱了抱。

等了那么久,她们就为了等今天。

朱灵珆笑道:“我们回去,别管他们。”

她觉得接下来,说不定还要发生一些,儿童不宜的事情,赶紧带了两个妹妹回屋里。

不过到了屋内,她们还是鬼鬼祟祟地偷看。

儿童不宜,就儿童不宜吧!

朱允熥笑道:“二姐她们,又乱来了。”

他摸了摸她们的脸颊,问道:“有没有想我了?”

徐妙锦的话,是最直接的,肯定地点头道:“当然想了,特别是姝儿姐姐,晚上做梦都在念叨着殿下的名字。”

赵姝笑道:“明明是你自己念叨。”

朱允熥笑道:“好了好了,我们先回屋里,有没有给我准备了东西?”

赵姝说道:“当然有。”

他们刚回屋里,就有人把热水抬了进来。

先给朱允熥好好洗澡,洗去身上的风尘,再换上赵姝她们亲手缝制的衣服。

完了后,晚饭也准备好了。

坐下来就可以吃。

朱允熥好几次,想把杨大妞的事情说出来。

但是杨大妞一直暗中摇头,祈求朱允熥不要说,无奈之下朱允熥只好听她的。

不说就不说。

不过女孩子的第六感,还是特别敏锐的。

现在不说,她们在未来,早晚也会看出来,到时候再册封杨大妞为妃。

暂时如此安排了。

杨大妞还是个要强的丫头,朱允熥尊重她的想法。

朱灵珆还跑去乾清宫,把朱元璋和郭惠妃一起带回来,这一顿晚饭,吃得甚是欢快。

不知不觉,到了晚上。

朱元璋他们回去了,朱灵珆也带着两个妹妹回房间玩了。

徐妙锦说道:“姝儿姐姐,殿下就交给你了。”

赵姝才是正妻,今天晚上,当然是让给赵姝。

徐妙锦还是个懂事的妃子,知道是不能和赵姝,争夺什么的。

但是她正要跑,朱允熥拉住她的手。

“想走,问过我了没有?”

“殿下……不能这样!”

徐妙锦瞬间想到了,一些比较荒唐的行为。

赵姝也想到了,俏脸瞬间粉红,不由得有些惊慌,但心里不抗拒,觉得好像还不错,今天晚上一起,不用厚此薄彼。

朱允熥问道:“我说可以,就是可以,我们回去。”

她们被朱允熥强势要求,犹豫着全部默许了。

今天晚上,注定了会荒唐。

第二天一早。

朱允熥差点起不来,也幸好他们昨晚,睡得比较早。

荒唐是荒唐,但也不至于忘了时间。

说好的,要让朱元璋享受生活。

朱允熥回来的第二天,接受处理政务,但今天早上不上朝,起来晚了点,直奔文华阁去了。

朝中不少官员得到消息,知道朱允熥回来了,他们无不放心了。

回来了这就好。

储君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,只是比皇帝差了点。

只要是真正为了大明的大臣,都不希望看到,大明的储君有什么别的意外。

朱允熥的回归,让不少人把悬起的心放下来。

回来了后,朱允熥首先过了一遍,这段时间没有处理过的政务,需要知道现在的朝廷发生了什么,还有什么需要处理的。

朱元璋留在乾清宫休息,朱允熥也不会在这时候,还打扰了老朱。

自己回来了,有些事情,就该自己做。

还有不少大臣,陆续进来找朱允熥议事。

但是,离开的时间那么长,需要重新掌握的事情,还是挺多的。

朱允熥今天折腾了一天,都没能处理一半。

还好那些官员,目前还是靠谱的。

也是因为他们不敢,乱做其他事情。

有老朱在背后看着,谁敢对朱允熥不好,谁就要被剥皮。

回来的第三天。

朱允熥恢复早朝,让他们在大殿上,把应该处理的事情,都拿出来处理。

效率又提高了许多。

结束早朝,再回文华阁。

朱允熥暂时不做其他,就连理番衙门,也被他暂停了。

把目前的事情解决了,再处理理番衙门的事情。

重新监国,麻烦还是挺多的。

还好的是,没什么别的事情。

朱允熥离开之前的那些安排,老朱都能处理得特别好。

尤其是经济问题,比如钱庄,如何和朱高炽的钱庄拓展配合等等。

“皇爷爷还是很厉害的。”

朱允熥感叹道。

以乞丐出身,当上皇帝的人。

能不厉害吗?

古代人只是没有朱允熥那么多见识,也没有现代社会那些知识。

如果朱元璋也有,现在的大明,说不定已经横推到欧洲去了。

“宿迁的奏章。”

朱允熥翻阅着,发现了一份,邓辉送进京的奏章,吩咐道:“来人,把宿迁的奏章,全部给我找出来。”

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,还是有必要进行到底。

但想要做好,并不容易,肯定会有人反对,也有人抗拒。

宿迁那边的试点,显得特别重要。

通政司的人,赶紧去找。

过了没多久,有关宿迁邓辉的奏章,全部放在朱允熥面前。

一共七本。

在这期间,邓辉没少上奏,不过都是朱元璋处理的,朱允熥在北伐,没有接触过这些。

他全部翻开来看。

首先是邓辉去年的上奏,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做得很好,把田地分配下去后,上交的粮税比之前翻倍了。

后面的奏章,都是分享一些,摊丁入亩的经验。

还有百姓如何积极,怎么努力等。

到了后来,邓辉把这个试点扩大。

让更多地方,都在进行这种税收和耕种方式。

同时那些红薯,也传到宿迁,他还写了写红薯的产量有多高。

奏章的最后,开始写当地的地主,如何的反对,抗拒这种试点方式。

把试点扩大经营,开始遇到阻力了,触及到那些地主的利益,有人在极力反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