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风陵渡失守,十几万大军毁于一旦,却是事实。
那个叫谢宁的年轻人,就如同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,死死地压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头!
让他们,喘不过气来!
“现在,谁能告诉朕,我们该怎么办!”
卫国国君看着下方那些噤若寒蝉的臣子,声音冰冷地问道。
“是战,是和,还是,迁都?”
卫国国君的话,如同一块巨石,狠狠地砸入了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千层巨浪!
金銮殿之上,瞬间便炸开了锅!
“陛下,万万不可迁都啊!”
一名老臣第一个站了出来,声泪俱下地哭喊道。
“金阳乃是我卫国数百年基业所在,龙脉所系,若是迁都,国本动摇,民心尽丧,我卫国,就真的完了啊!”
“不迁都,难道在这里等死么!”
另一名武将却是立刻反驳道。“
那谢宁麾下可是有三十万虎狼之师,而且还有那神鬼莫测的妖法助阵,我们拿什么跟他打!”
“没错!依臣之见,我们应该立刻向大齐求和!”一名文官也跟着附和道。
“只要我们肯割地赔款,想必那齐国皇帝,也不会把我们逼上绝路!”
“求和?你说的倒是轻巧!”
那名武将闻言,却是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笑。
“如今,那谢宁的大军,已经兵临我卫国腹地,随时都可能兵临城下!”
“你觉得,他们还会接受我们的求和么?”
“我看,他们分明就是想将我们卫国,一口吞下!”
一时间,整个金銮殿之上,吵成了一片。
主战派,主和派,迁都派,各执一词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龙椅之上的卫国国君,看着下方那些如同菜市场泼妇一般,吵得是面红耳赤的臣子们,那张本就蜡黄的脸上,更添了几分烦躁和厌恶。
他猛地一拍龙椅,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!
“都给朕闭嘴!”
整个金銮殿,瞬间便安静了下来。
“一群废物!”
卫国国君看着那些噤若寒寒的臣子,声音冰冷地骂道。
“国难当头,尔等不思报国,却只知道在此地争吵不休,成何体统!”
“朕养你们,何用!”
他的声音,因为愤怒而剧烈地颤抖着。
他缓缓地重新坐回了龙椅之上,那肥胖的身体,在这一刻,竟是显得有些萧索和无助。
他闭上眼睛,只觉得一阵阵的天旋地转。
他知道,卫国,恐怕是真的要完了。
就在整个卫国朝堂,都陷入了一片绝望和混乱之中的时候。
谢宁,却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。
他并没有像卫国君臣所预料的那样,乘胜追击,直捣黄龙。
而是率领着他那支“三十万大军”,在攻占了风陵渡之后,便停了下来。
他将大军驻扎在了风陵渡,并没有再往前推进一步。
他只是每日里,派出一小股部队,在卫国的边境线上来回地巡逻,骚扰。
时不时地,还用那虎蹲炮,朝着卫国的境内放上那么几炮。
搞得卫国边境线上的所有军民,都是人心惶惶,草木皆兵。
但,他就是不主动进攻。
他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,在戏耍着一只早已是落入了他陷阱之中的猎物。
他要慢慢地,一点一点地,将对方的意志和耐心,都给彻底地消磨殆尽。
......
风陵渡,城主府。
谢宁悠闲地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。
在他的身旁,林枫,清风,明月,红鲤等人,正一脸恭敬地站立着。
他们的脸上,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困惑。
他们搞不懂,自家这位都督,到底想做什么。
明明现在,是反攻卫国的最好时机。
为何,他却突然停了下来?
“都督,我们为何不趁着现在卫国军心大乱,一鼓作气,杀到他都城金阳去?”
林枫终于是忍不住,第一个开口问道。
他的脸上,写满了不解。
“杀到金阳去?”谢宁闻言,却是发出了一声轻笑。
他放下茶杯,缓缓地坐起身,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的每一个人。
“然后呢?”
“然后?”林枫闻言,微微一愣,下意识地回答道,“然后,自然是逼那卫国国君投降,将他卫国并入我大齐版图了!”
“并入我大齐版图?”谢宁闻言,却是摇了摇头。
“林枫,你的眼光,还是太浅了。”
“战争,从来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。”
“杀戮,更不是。”
他的眼中,闪过了一丝深邃的光芒。
“我们此行的目的,不是为了征服,而是为了,打服。”
“我们要的,不是一块千疮百孔,民怨沸腾的土地。”
“而是一个对我大齐俯首称臣,再也不敢生出任何异心的,听话的邻居。”
“这,才是上上之策。”
听到谢宁这番话,在场的所有人,都是心头一震!
他们看着谢宁那张俊美的脸,那双充满了睿智的眼眸,那颗原本还充满了困惑的心,在这一刻,竟是豁然开朗!
是啊,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?
战争的最终目的,不是为了毁灭,而是为了,更好地建立秩序!
都督的眼光,早已是超越了他们所有人,达到了一个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!
“那......那都督,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?”
林枫看着谢宁,那双充满了敬佩的眼眸之中,满是疑惑。
“等。”谢宁的嘴角,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弧度。
“等那卫国国君,自己派人来求我们。”
......
谢宁的这一个“等”字,便是整整十日。
这十日里,整个卫国,都生活在无尽的恐惧和煎熬之中。
那支驻扎在风陵渡的,如同鬼魅般的齐军,就像是一把悬在他们头顶之上的利剑。
随时都可能落下,将他们斩得粉身碎骨。
他们不知道,那支军队什么时候会打过来。
他们也不知道,自己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。
这种未知的恐惧,远比真刀真枪的厮杀,更加地令人崩溃!
终于,在第十一日的清晨。
卫国的国君,再也撑不住了。
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臣子,带着无数的金银珠宝,和那早已是拟好的,措辞谦卑的求和国书,战战兢兢地,来到了风陵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