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, 家的温暖

车子驶入熟悉的小区,轮胎压过薄雪,发出轻微的咯吱声。窗外的景象一帧帧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,阮萌萌看着,连日的疲惫和旅途的那点小插曲带来的烦躁都悄然消散了。

车刚停稳,单元门就打开了,系着围裙的妈妈探出身,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和期盼:“回来了?快上楼,菜都快凉了!”

“妈!”阮萌萌下车,小跑着过去,被妈妈一把搂住,上下打量着,“瘦了!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?京都的饭菜肯定不合胃口…”

“哪有瘦,我们学校食堂挺好的…”阮萌萌笑着辩解,被妈妈拉着进了楼道。

家里温暖如春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食指大动的饭菜香。客厅的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她爱吃的菜:糖醋排骨、清蒸鱼、油焖大虾、还有一小盅冒着热气的鸡汤…全都是妈妈的手艺。

“快去洗手吃饭!”妈妈催促着,又转身进厨房忙活最后一道青菜。

阮爸爸停好车也上来了,一边脱外套一边对厨房喊:“行了行了,够吃了,别忙活了,一起来吃。”

一家三口终于围坐在餐桌旁。熟悉的餐具,熟悉的味道,耳边是父母关切的询问和唠叨,阮萌萌心里被一种踏实而饱满的幸福填得满满的。

“学习怎么样?跟得上吗?听说京都大学牛人特别多,压力大不大?”爸爸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到她碗里,问题直接切入核心。

“还行,能跟上。”阮萌萌咽下嘴里的饭,“就是课程难度和高中完全不是一个量级,需要花很多时间自学。实验和项目也多。”

“那是自然,顶尖学府嘛。”爸爸点点头,眼神里带着骄傲,“但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注意劳逸结合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

“我知道。我作息挺规律的。”

“和室友处得怎么样?没矛盾吧?”妈妈更关心生活细节,又给她盛了一碗汤。

“挺好的,她们人都很好,我们作息也差不多,都很爱学习。”阮萌萌简单说了说宿舍的情况,略去了偶尔晚归的室友,免得妈妈担心。

“那就好。出门在外,和同学处好关系很重要。”妈妈放心了些,又开始念叨,“钱够不够花?京都消费高,别省着,该吃吃该喝喝,营养要跟上…”

“够的够的,您上次打的钱还没花完呢。”阮萌萌心里暖暖的,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。

饭桌上, mostly是父母问,她答。聊学习,聊生活,聊未来的初步规划。爸爸会以他过来人的经验给出一些沉稳的建议,妈妈则更关注她的衣食住行和情绪状态。

没有提及高铁站那个小插曲,也没有追问任何关于个人感情的问题。家就是这样,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,却不会过度侵入你的私人领域。

吃完饭,阮萌萌抢着要洗碗,被妈妈赶出了厨房:“去去去,坐车累了一天了,去看会儿电视歇着,或者回你房间收拾收拾。”

阮萌萌只好回到自己久违的小房间。一切都和她离开时一模一样,书桌上连灰尘都没有,显然妈妈经常打扫。她扑倒在自己柔软的小床上,抱着充满阳光味道的被子,舒服地叹了口气。

还是家里好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。她拿起来看。

是赵倩发来的消息,一个贼兮兮的表情包:“到家了?有没有后续剧情?【吃瓜】”

阮萌萌笑了笑,回复:“到家了。吃饱喝足,准备躺平。没有剧情!”

刚发送,对话框顶端又跳出一条新消息。

来自 DX。

依旧简短。

DX:到了?

阮萌萌的心轻轻一跳,手指飞快地回复:“嗯,到了。刚吃完饭。”

她看着屏幕,犹豫了一下,又补充了一句:“你吃了吗?”

发送成功后,她把手机放在胸口,听着自己有些加快的心跳,看着熟悉的天花板,嘴角无声地弯起。

窗外,家乡的雪还在静静地下着。

屋内,是温暖的家,和一条来自远方的、简单的问候。

这个寒假,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