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毕业分配问题

陈卫东重生一世,哪里能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,只是他明白,在这个年代绝对不能行差踏错一步,他将问题转向毕业分配问题:

“难道不是按照我们填报意向,再根据成绩成绩,直接分配?”

张助教:“你呀,什么都好,就是这一点,缺少政治敏锐,这也是你短板。

记住了,日后工作要弥补,大学生毕业就是干部岗位,要是没有政治敏锐度,你会吃大亏!

现在说,毕业分配的问题:

一个萝卜一个坑——毕业分配名单是怎么出炉的?

本来是动员李荣兆和你两人考研究生的,因为你们两人成绩在班上是排在前面的,领导两次找你谈话,你都没有同意。

你未进入研究生名单,根据你的条件,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留校名单。

但是你拒绝留校了,所以你的名字,就会对外公布出去!

若是你和荣兆都选择留校,

但凡留校学生的名单、档案就不再对外了,他们就不可能把你调走了。”

陈卫东有点好奇了:“那那些单位怎么挑人?”

张助教:“多数用人单位并不来挑人,只是根据国家的分配计划,到时等着我们的毕业生去报到就行了,张三去就是张三,李四去就是李四。但少数用人单位会派人来挑选毕业生。

系领导在毕业分配大会上说过,每年上半年,系里要成立党的领导加年级辅导员组成的5人小组,这个小组根据国家下达的人头计划,再根据毕业生个人的政治条件、平常表现和专业学习情况等等,反复掂量比较,一个萝卜一个坑,力争相互对应,也尽量做到公平合理。

如有来挑人的,我们就将已对应在位的人头档案给他看,比如按计划,这个单位在我们这里要两名学生,他们对其中一个不满意,其理由要得到我们的认可,这样我们就根据其要求,换上一个认为适合的学生的档案;如果他们认为可以,那名单就定下来了,极少有要求再换的。

我们的学生档案不是对外敞开的,所以他们不可能任意挑选。

因为有用人单位来选人,原有的方案就会被打乱,5人小组就要重新讨论,调整出新的分配方案。一有情况,方案就可能要变动,所以大会上对你们宣布的方案才能叫最终方案。

从放出的名单到最后公布的名单,历经多次变动,多数是外来的原因。

比如,我们的人头计划中有一个军事单位的指标,因为是军事单位,人头按高标准配备的;但这个单位来人了,明确提出不仅专业素质要好,而且一定要是组织成员。这个班上有中学入组织的学生,但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,而这个年级五年里没有发展过一个组织成员,这怎么办?

请示校组织,突击发展了一名组织成员。

而为配备学生辅导员,又要求增加一名,所以共特批了两名。因为是特批,其他要求加入组织的同学,包括不少学生干部,原本能加入组织的,就无法进入了。

你们邻班的一位同学,名字我就不说了,他思想进步,行动积极,品学兼优,大家特别称赞他做得真、做得实。

有一次星期天,他带上两块烧饼,乘坐公交车到郊区帮(公社)社员割稻子,天晚了,人家收工了,他才从稻田走上了公路。正巧碰到一个外系同学,一起乘车回到了学校。

一直到几个月后,这件事被偶然地传到了班上,大家才知道他支农的事。他是要求入组织的积极分子。

但当时情况特殊,已经突击发展了两位组织成员,哪怕他再优秀也未能加入,只有在毕业鉴定上将其褒扬到位,并在毕业分配时将他推荐到高要求的而且适合他的岗位位上去。

明白了吗?”

听到这里,陈卫东明白了,光优秀,未必能留校,还可能被一些外来因素打乱,他要做的就是规避这些意外,顺利留在四九城。

张助教拍拍他肩膀:“我记得,你一直在积极参加国家扫盲工作,更是帮着一小山村里,筹建学校?筹备的如何了?”

陈卫东有点意外,张助教还知道他帮着筹办学校的事情:“地址选好了,材料也买好了,就等着我考完试开始建造。”

张助教:“很好,这几天有记者想要了解那边扫盲班情况,我给你打好招呼了,你带着去看看。”

我被委派前往毛熊铁道学院深造,等你毕业分配时,我已经离开了,你是...我最得意的弟子。

总要让你有个好前程,去吧!”

张助教想说,陈卫东是孙教授得意的弟子,后来觉得不对劲,于是就话锋一转,说他的得意弟子,毕竟他也是陈卫东的老师,这话也不算有问题。

出了考场,陈卫东领会张助教的意思,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。

虽然明知道,他分配四九城板上钉钉,但是如今,得了张助教指点,有了准信儿,他还是兴奋不已。

十年寒窗苦读,到今日,总算有了结果。

有记者将他在山村支教,并成功建造学校的消息报道出来,在毕业分配的时候,谁也不会因为外来变故,让他变成可以牺牲的那个。

毕竟一旦上报,那就是无数双眼睛盯着呢。

陈卫东脚步轻快,走在校园中,如今,就要离开这一座校园,陈卫东心中满是不舍,他和往常一样,漫步校园。

学校范围不算大,学校西面是一个大操场,有标准的400米跑道,中间是一个足球场。

与大操场东邻是一个小操场,有篮球场、排球场、垒球场等,冬天层层浇泼水后,可建成为一个人造溜冰场,陈卫东没少和他宿舍的五君子一起在这里溜冰,开圈,每次一陈卫东一开圈,总是招惹学校们的女学生奋起直追。

女学生宿舍在西侧,东面是男学生宿舍。

男学生宿舍东侧有一片空地,是一个独立区域,建有一个校属金工厂,供学生实习操作用。

校园中央是各系教学楼、图书馆和学校办公楼。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,没走几步,陈卫东就走到了男生宿舍,他在三楼,三零二宿舍。

宿舍中此时一片闹腾声:“这次毕业考试,简直太坑人了,前一刻还在问我铁路运输,后一刻就问铁路信号!”

“你算什么?我当初说好要来学医的,结果呢?直接要我学火车司机,现在毕业了,问我勘测设计,我就回答上一半来,这次毕业分配,算是悬了。”

“哎,卫东怎么还没回来,也不知道他回答的怎么样了?”

“别人我不知道,但是毕业考试对老六陈卫东来说,那就是灶王爷吃糖瓜——手拿把攥。”

“老六回来啦!老六,怎么样?问你什么问题?我猜张助教问你,那肯定得先来个三部曲:这第一步呢,严肃开场,一是一,二是二。

第二步呢,语重心长,拍着老六的肩膀,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这第三步....”

“第三步什么啊?”

“当然是恨不得将咱宿舍的老六娶回家啊,别管张助教多严肃的脸,见了老六,那一个和颜悦色啊。”

“哈哈哈~”

说话的是陈卫东舍友六君子中的老三,周一循,也是他们宿舍出了名的话痨,周一循出了名的聪明能干,又能聊。

只要他在场,总能吸引不少人听他神侃,就算一件不怎么起眼的事儿,只要出自周一循之口,不乐也能把你逗乐了。

他聊起天来眉飞色舞,手舞足蹈,故名“话痨!”

此时他三部曲,实际上,也是说陈卫东平时和张助教相处模式。

在外人面前,张助教对陈卫东一脸严肃,但私下里,那就是语重心长,温言软语,当然张助教是个爷们,肯定不会想要娶陈卫东的。

那纯粹是话痨的编排。

陈卫东:“能问什么?和你们差不多,从勘测设计问到火车头,从火车头,问到解放型,不过好在题目不难!”

“切,你陈老六眼里,有难的题目吗?”

宿舍六君子中的老四张五福切了一声,“我们这一届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,学这么一大堆专业,累死我们算了。”

陈卫东:“老四,看开点,我掐指一算,咱这一届还算好的,你信不信到下一届,入学时学蒸汽机车,锅炉,烟管,导轮,动轮,从轮,大轴平斜铁、蒸汽阀、放水阀,油压机,制动机,装了满满一脑子。

过不出一年,他们就得该学内燃机车,柴油机,发电机,牵引电动机,变矩器,传动装置,基础制动装置....比我们可头疼多了!”

宿舍六君子中老二张凯眸子微闪:“老六,张助教是不是和你说什么了?内燃机,有动静?”

宿舍六君子齐刷刷看向陈卫东,陈卫东:“嗨,我就是推测,现如今我们新国家蒸汽机车才刚玩明白,内燃机嘛,一切要听从国家和组织的指挥。”

“切~”

六个人见陈卫东打官腔,直接翻了个白眼。

宿舍六君子老大看着陈卫东收拾行李:“老六,你这么早就要走吗?”

陈卫东:“嗯,毕业考试结束了,毕业分配要等到七月十号之后,才有结果,我想着先去三合屯那边看看,将学校盖好,将几个大孩子带出来,也算是善始善终。”

话痨周一循:“老六,你是惦记三合屯的学校,还是惦记三合屯那红衣姑娘?上次我去,可是发现了,那红衣姑娘每次见到你就走不动道儿!”

老四张五福:“你那都是老黄历了,上次东子让我帮忙一起送点教材,中午我们留在那边吃饭,那村子里,老师没有工资也没有补贴,是吃派饭的,就是挨家挨户吃饭。

那红衣小姑娘,给老六做的葱油饼,香椿炒鸡蛋,啧啧,这在村子里多金贵的东西,那葱油饼我闻着都香。

轮到我了,就是手里捧着窝窝头,菜里没有一滴油。”

“知足吧,还有窝窝头给你吃!再说,人家姑娘就是感谢我帮着他们村子建设学校,热情一点而已,你们当我电影明星啊?

走到哪里,也有姑娘喜欢。”

陈卫东随手将枕头丢他脸上,很显然没有将红衣姑娘当回事儿,因为前世他也上过大学,当过大学生,也曾鼓起勇气,和学校的校花表白,结果那校花送他一对蟾蜍,还要他照照镜子。

再后来,陈卫东遇到一相亲对象,农村姑娘,小学学历,愿意和陈卫东接触,前提是陈卫东先攒够彩礼再交往。

算起来,前生今世,陈卫东都是光棍,他可不会自以为是,姑娘看他两眼就觉得喜欢了。

只是陈卫东忽略了,这年代的大学生和后世的大学生,含金量差太多。

李荣兆也开始收拾东西:“既然这样,卫东,那我们和你一起去吧,咱好歹也是人民勒紧裤腰带,培养出的大学生,毕业之前,也要为新国家教育尽一份力气!”

“行,那就一起!”

“我也去!”

“行,不过我得先去接一个朋友。”